News

新闻中心

70岁老人古剑逐梦,古稀之年执剑柄,誓战世锦赛舞台

2025-09-2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大多数人眼中,七十岁是安享晚年、含饴弄孙的年纪,对于来自浙江杭州的陈志远老人来说,年龄从来不是追逐梦想的障碍,手持长剑,步伐稳健,他每日清晨五点准时出现在社区体育馆,重复着枯燥却坚定的击剑训练,他的目标简单而震撼:参加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老年组比赛,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少数在古稀之年站上国际赛场的击剑选手,这位白发苍苍的“剑客”用行动诠释了体育精神的真谛——梦想永不老去。

陈志远的击剑之旅始于三年前,67岁那年,他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场国际击剑比赛,被选手们优雅而凌厉的动作深深吸引。“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,年龄只是数字,为什么不能试试呢?”他回忆道,尽管家人最初反对,担心高强度运动对身体的影响,陈志远却毅然报名了当地击剑俱乐部的成人班,从零开始学习花剑,他经历了无数次的摔倒和肌肉酸痛,但从未放弃。“击剑让我感觉年轻了二十岁,”他笑着说,“每一次进攻和防守,都是与自己的对话。”

陈志远的日常训练堪称“魔鬼计划”,每周六天,他分早晚两个时段练习:早晨专注基本功,如步法移动和剑尖控制;下午则进行实战模拟和体能训练,为了增强耐力,他每天骑行十公里;为了提高反应速度,他专门玩了电子游戏。“击剑不仅是体力活,更是脑力游戏,”他解释道,“需要预判对手动作,就像下棋一样。”他的教练、前省队选手李明透露,陈志远的进步速度惊人,仅用一年时间就掌握了多数年轻人需两年才能练就的技术。“他的毅力令人敬佩,许多年轻学员都受他鼓舞。”

70岁老人古剑逐梦,古稀之年执剑柄,誓战世锦赛舞台

挑战不言而喻,年龄带来的身体限制是最大障碍:视力下降影响瞄准,关节退化减缓移动速度,恢复时间也更长,2023年,陈志远在一次训练中肩部拉伤,医生建议他停止运动,但他仅休息两周就重返场馆。“疼痛是暂时的,但放弃梦想会后悔一辈子,”他坚定地说,国内老年击剑赛事稀缺,他不得不自费参加海外选拔赛,去年赴日本参加亚洲老年锦标赛时,因经验不足止步小组赛,但这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。“每一次失败都是学费,我离目标更近了。”

陈志远的故事正在点燃更多老年人的体育热情,在他的影响下,杭州多个社区成立了老年击剑小组,成员平均年龄65岁,每周集体训练两次,社会学专家张华教授指出,这种“银发体育风潮”反映了老龄化社会的积极变化——老年人不再满足于被动养老,而是通过运动重新定义生活价值。“体育精神无龄界,陈志远们正在打破社会对年岁的刻板印象。”数据显示,中国老年体育参与率过去五年上升了15%,击剑、攀岩等非传统项目增长显著。

70岁老人古剑逐梦,古稀之年执剑柄,誓战世锦赛舞台

他的追梦之旅也获得了广泛支持,当地体育局为他提供了训练场馆免费使用权,一家运动品牌赞助了定制装备,2024年初,陈志远在全国老年击剑邀请赛中夺得花剑季军,这让他离世锦赛资格更近一步。“下一步是参加欧洲公开赛积累积分,”他计划着,“2025年世锦赛老年组在法国举行,我的目标就是站上那条剑道。”尽管资格赛竞争激烈——全球仅24个名额,但他信心满满:“赢不赢不重要,重要的是代表中国老年人展现可能性。”

陈志远用行动证明,体育梦想从不设限,在他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击剑运动的优雅与坚韧,更看到了人类精神的辉煌,正如他所说:“剑尖指向的不是年龄,而是未来。”随着2025年世锦赛的临近,这位古稀剑客的故事将继续激励无数人——无论年岁几何,只要心怀热爱,皆可执剑逐梦。

搜索